目前正值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阶段,一些网络平台推出了新型工具,如“人工智能、AI填报”,考生只需输入分数,便能一键生成志愿表。虽然这些工具因为省时省心成功吸引了一部分考生和家长,但是,是否“人工智能填志愿”确实像它宣传的那么“高科技”,那么靠谱好用呢?
“人工智能填志愿”实际上是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搜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生成一类志愿填报的咨询产品。它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对比考生的分数,分析出某些高校的录取概率。这种方法比人工查阅和计算更便捷、更准确。但是,许多高校存在“大小年”现象,分数线会随着报考人数的变化而波动;同类型的高校也可能因为学科相近而出现波动;某些专业由于经济社会的变化,如建筑专业去年降分录取。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对人工智能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人工智能虽然是由人设计的一种算法,它可以根据数据分析预测概率,但并不涵盖所有可能性,也无法预测意外事件。因此,盲目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意外结果,甚至错失心仪的大学。填报志愿是个性化选择,不能被任何机器或人工智能完全代替。考生和家长对城市或学校的偏好,以及对某个专业的情结等主观意愿只能由个人决定,而不应受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的影响。
只要考生和家长做足“功课”,与高校招生老师充分沟通,即便不借助AI填报志愿,也完全可以填报好志愿。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志愿填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最好的办法还是听从内心,慎重作出无悔的选择。而至于“人工智能填志愿”,顶多只是一种参考,千万不要迷信。
(胡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