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中。

在毕业季和考试季,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AI写论文真快”“AI写作也太绝了”的经验分享帖。许多网友认为,AI可以快速生成大纲,总结观点,帮助用户省时省力地完成论文创作。

无论AI是否被视为撰写论文的神器,人们对于仅仅使用AI代写论文的认可性都存在争议。最近,我国拟定立学位法,对于未来AI代写论文是否会获得认可可能会有定论。

很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要求。

学位法草案日前提交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对于学位获得者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等行为,将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可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其学位证书。

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已经获得学位者如果在获得该学位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学位授予单位将撤销学位证书: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存在抄袭、剽窃、伪造、数据造假、人工智能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入学资格,或者以徇私舞弊等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在学习期间存在其他不应当授予学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在过去一年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已经异军突起,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AI已经开始渗透学术训练和学业评价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评价AI对教育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AI参与论文写作的影响尚未明确,一些人认为AI只是简单地替代了人类的角色,因此缺乏学术能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论文创作始终离不开“写”这一过程。然而,人工智能带来的学术造假和舆论安全风险等问题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3年1月27日,法国一流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向全体师生发电邮,宣布禁止使用ChatGPT,以防止学术欺诈和抄袭。与此同时,香港大学成为香港地区首所明文禁止在课堂等教学活动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的大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根据其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声明指出,暂时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例如:ChatGPT)单独或合作署名的文章。在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论文创作时,作者需单独声明并详细解释如何使用,并证明其创造性。若有隐瞒使用情况的行为,将对文章进行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同时,对于引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的,作者需提供详细的引用论证。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根据提出的草案,《学位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学术诚信和学位获得的重视,旨在规范学位授予过程中的不端行为,保障学术的公平性和高质量。此举将有助于增强学术诚信意识、净化学术环境、加强学位授予程序,并规范学术代写行业,从而推动学术诚信和高质量教育的发展。

生成式 AI 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并非适用于所有问题。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AI代写工具,其中生成式AI只需一些提示就能快速生成内容。这些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写作,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AI并非万能,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据财经网科技报道,近日一款名为AI论文工具备受关注。这款工具只需输入论文标题,便能为用户生成一篇范文以及查重报告。这项服务的价格为78元/篇。此外,用户若需要开题报告、任务书等增值服务,每项需额外支付9.9元。

该AI论文工具网站提供以下文件下载流程: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打开账单,找到对应的支付记录,然后点开详情页复制订单号或交易单号。接着将该编号输入到查询结果页面中,即可下载对应的文件。

吴芃教授指出,在她看来,不少学生正通过使用AI工具来完成论文或者课程作业。她认为,论文写作过程繁琐耗时,学生感到挑战重重,而AI工具在提高写作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她指出,学生善于运用AI工具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论文质量。然而,她也强调了AI工具在数据分析、模型搭建和思路创新方面的不足。她强调指出,仅依赖AI工具而不能完成高质量的论文。

2022年,即将参加答辩的李琳在准备论文时,受到室友的推荐购买了一款AI写作工具。她坦言,为了省事,花了48元购买了高级版,花了一整天去摆弄,终于产出了一篇大致满意的论文,之后便收拾行李回家。“没想到后来仔细看的时候,发现论文中使用的法律条文已经不再适用,还有一些内容不太符合要求。即便再花了19元购买高级版,生成的论文依然不够理想。最终,她还是不得不熬夜通宵,亲自动手去完成了整篇论文的写作。”

在上海的沈雨则尝试过更多AI论文工具。她表示,在写开题报告时,她用一款工具续写,结果导师直接说一半的内容语意杂糅,自己几乎重写了一遍。“有的就是有bug、非常卡,还有一款是主打降重,但根本没用,甚至出现降重前55%、降重后76%的情况。”

学术道德和法律责任对于规范行为至关重要,它们在保障学术界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公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ChatGPT等AI应用受到全球热烈追捧,但也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伪造等问题。与此同时,学术训练也面临技术变革的考验。

目前,许多学术论文正在使用新一代大型模型支持的API开发工具生产,这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学术和知识产权问题。自2022年以来,全球学术界已经开始积极推动对ChatGPT的学术道德和法律责任进行规范化,中国学术界也在加快对这些风险的认识和探讨。

立法可能会面临一些难点。在安光勇看来,尽管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鉴别AI生成的论文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当AI的写作质量逐渐接近人类写作水平时。然而,一些特定的模式、格式或语言使用可能会透露出AI生成的痕迹。

安光勇指出,“确定AI参与论文写作的标准可能是一个挑战。”通常情况下,简单的语言润色、资料查询以及数据计算可能被视为正常辅助行为。然而,如果AI在思维、创意和文章主要内容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可能会被视为违规。 总之,对于如何看待AI在学术领域的使用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尚无明确标准答案。

根据独立国际研究策略员陈佳的观点,Open AI的大模型开发工具GPT已经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实现法律治理目标上,面临着技术监管的短板和监管目标失准的问题。技术发展的快速更迭导致监管难以跟进,而强大的AGI也同时具有学术研究与科技进步的机遇与成本。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原则,更需要的是精准的度量方法。

他认为,要实现对人工智能通用技术(AGI)的监管,必须依靠不断进步和创新的AGI监管技术。他提出利用API开发工具来追踪学生在撰写中期论文时使用API工具的路径与痕迹,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学术道德治理方式,但也指出对学术监管技术能力和发展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陈佳表示,在众多学术论文中辨别出借鉴、引用或抄袭的情况并不容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只有几十上百字,但要在实践中有效履行则需要多年的经验、教训、技术与理念的积累。AGI产生的全球学术伦理道德冲突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要实现学术界全面的科学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号:576801732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